背后项目融资码大额的投钱走跟着资密聪明季度三
最近跟几个做投资的朋友聊天,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真正的"聪明钱"往往能在市场变化前就嗅到机会。今天就带大家看看8-10月那些获得5000万美金以上的项目,或许能帮我们看清下一个风口在哪里。 说实话,三季度整个加密市场的融资环境并不乐观。就像北京的秋天来得特别快一样,8月到10月的融资热度也在持续降温。但有意思的是,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下,人工智能和基础设施这两个赛道依然保持着惊人的吸金能力。 我在整理数据时发现一个令人欣慰的现象:这些上榜的项目大部分都是多轮融资,这说明它们确实有两把刷子。不过也有点遗憾,DeFi领域这次居然一个都没上榜,看来这个曾经的明星赛道还需要再加把劲啊。 这个项目让我想起了特斯拉早期的故事——都是想把"不环保"的标签撕掉。Crusoe用废弃能源来挖矿的创意简直太妙了!2亿美元的债务融资可不是小数目,但考虑到他们要打造AI云基础设施,这笔钱确实能帮他们继续领跑环保挖矿这个细分领域。 2013年就成立的BitGo可以说是看着加密货币长大的。18亿美元的估值和1亿美元的C轮融资,证明机构服务这个赛道依然充满想象空间。我个人特别看好他们计划中的战略收购,这在熊市里可是捡便宜的好时机。 看到这个项目时我忍不住笑了——这不就是元宇宙版本的"我的世界"吗?不过人家可是动真格的,1亿美元融资要改变整个建筑行业。如果他们真能把Build to Earn的模式跑通,说不定能掀起一波元宇宙地产热潮。 这个来自加拿大的团队简直豪华得不像话,CEO Jim Keller可是给苹果、特斯拉做过芯片的大神。现在拿到现代、起亚、三星这些巨头的投资,看来是要在AI芯片这片蓝海里大干一场了。 由OpenAI前高管创立的Anthropic很有意思,他们的"宪法训练"概念让我眼前一亮。现在又拿到韩国电信巨头SKT的投资,看来是要在亚洲市场发力了。Claude处理10万token的能力确实惊艳,不过商业化落地才是真正的考验。 看完这些项目,我总结出几个值得关注的趋势: 首先,AI+X的结合正在爆发式增长。从芯片到数字人,AI正在渗透到各个领域。 其次,基础设施依然是资本的心头好。无论是挖矿、数据还是云服务,这些底层建设永远不缺买单的人。 最后,元宇宙和Web3虽然热度有所下降,但优质项目依然能获得大额融资。这说明市场正在回归理性,真正有价值的项目才会被资本青睐。 记得有位投资人说过:"牛市看故事,熊市看实力。"现在正是检验项目成色的好时候。希望这些案例能给大家一些启发,找到属于自己的投资机会。 对了,如果你对这些项目感兴趣,可以去veDAO了解更多详情。他们平台上有超过10000个项目数据,还有专业的分析师团队提供深度解读,确实是个不错的工具。 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哦~市场趋势:寒冬里的一把火
重点项目解析
1. Crusoe:让挖矿变"绿"的先锋
2. BitGo:机构级服务的"老司机"
3. STELSI:元宇宙里的"包工头"
4. Tenstorrent:AI芯片界的"梦之队"
5. Anthropic:OpenAI的"叛逆小弟"
投资启示录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加密世界早报:巨头动作频频,市场酝酿新变局
- 市场新纪元:当传统金融与加密世界开始真正融合
- 市场狂欢背后:鲍威尔讲话真的在释放降息信号吗?
- 资产上链:金融创新的双刃剑,我们该如何握住这把利剑?
- V神质疑香港Web3前景?看香港如何用三招回应
- 元宇宙:虚拟世界的狂想与现实困境
- 加密货币市场暗流涌动:LINK蓄势待发,鲸鱼疯狂抄底ADA
- 香港将迎来加密货币界的奥林匹克:Bitcoin Asia 2025盛况前瞻
- 10月25日夜盘:比特币和以太坊的行情观察与实战建议
- 从IT神童到币圈狂人:戴志康的豪赌人生
- 经济学大咖的打脸时刻:哈佛教授为何错看比特币?
- 2.7万港元一张的比特币VIP门票,到底值不值?
- Chainlink研究报告深度解读:LINK代币真的能翻20-30倍?
- 货币的本质:一部关于信任与权力的进化史
- 以太坊巨鲸们的心理账本:DAT财库何时会砸盘?
- Circle的利率困局:当降息成为稳定币发行商的噩梦
- 11月14日行情观察:关键支撑位仍存,追空需谨慎
- 以太坊震荡下行,牛市真的到头了吗?
- 当衍生品变成主角:警惕那些被杠杆扭曲的市场狂欢
- 突破舒适圈:为什么选最难的路反而是最快的捷径
- 搜索
-